2008年7月31日星期四 


再来说说这幅画吧。跟画家联系,可惜已经出售了,而且主人没有卖的意思。

首先这是两个同样个头,身材匀称的年轻男子。容貌也相似,说是兄弟俩也未尝不可。这意味着更加对等的一种感情关系,有别于传统的男女关系。


右边的男子看上去有些冷淡,甚至忧伤。身后的同伴则显出关心和关切的样子。他们靠得很近,但仍然有距离——空间的距离和心理的距离。他的一部分(腿上的手)想要和他在一起,而另一部分(前倾的上身)想要离开,独处,无助。另一个他感觉到了,他的一部分(向前贴上去的身体)想要做点什么,然而另一部分(床上的手)不知该做什么。

在画家发给我的另一张照片里,这幅画的颜色有些不一样。右边是亮的桔红,具有某种不安的能量。而左边床铺上的猩红,象爱,象淌血,很美好的颜色。

地板上的图案可以理解为错杂的思绪或者矛盾。

kd 说...

我也来过度解构一番。人虽然显得很对等,但是背景是强烈的白红对比,贯穿了阴和阳。

匿名 说...

从画面故事来说,两个人的右腿交缠在一起,这是一个很动态的瞬间,可以理解是前面的人要将后面的人的手拿开,腿推开;也可以理解成前面的人用手迎合后面的人的腿和手的安慰。

这幅画故事的潜台词是将我们引导到一个主题上:作为独立的人,我们是孤独的呢,还是不孤独的呢?

画面选择了一个两可的瞬间,颜色用红虽然很炸眼,但是对于主题陈述是中性的。

我早就跳过思考、面临这类问题的时代了,所以这张照片其实不是我的type。你这么喜欢它,说明这个“主题选择”的主题至今仍然对你非常有意义,也是你经常要处理的问题

小寒 说...

KIDS, 解读本来就是个人化的,跟经历有关。越是好的作品越没有固定的、标准的解读。创作者本人也可以有解读,但是那也只是解读的一种。看到没看到都很正常,不是智力测试和竞赛,不存在对和错。

小寒 说...

这里的红色确实是中性的。不过象我提到另一张照片中,前面的人和他背后的墙是一种令人不安的桔红。

我没有那么动态的去想前后动作序列,是迎还是拒。我觉得就画面本身而言,两者都有(包括后面的人,除了关注,也有无奈)。这种矛盾的心理产生有趣的张力。这样充满张力的东西,倒是确实如你说,不适合挂在家里。

“这个‘主题选择’的主题至今仍然对你非常有意义,也是你经常要处理的问题”,说得很对。

“同志的社会”是隐蔽的、狭小的——“衣橱”。

对于有的人来说,他会有衣橱内和衣橱外两个世界,两个世界他都去。对于你来说,好像根本就没有那堵墙,是一个世界(比如你说“作为独立的人,我们是孤独的呢,还是不孤独的”并未将其放在一个同性恋的上下文中,而是放在普遍的人性中)。

而我虽然有很多出柜的经历,但是我害怕面对没有出柜的世界,因而更多的呆在“衣橱”里。那是一种人为的孤独。这是我需要努力的问题。

匿名 说...

为什么要解读?

小寒 说...

这是个下意识的东东,不是用力思考的结果。不喜欢的东西、没感觉的东西俺都不解读。:)

匿名 说...

但是,你解读的时候,我感觉这个作品就象被一块一块地剖开,整个画面都支离破碎了

小寒 说...

那你拒绝接受我的解读就好啦^_^

匿名 说...

我要捍卫艺术,不许你解读!

:'(

:@

小寒 说...

岂有此理 :'(

;-p